再次拾起夏目漱石的《心》,是為了蘇慶儀。一部小說、電影裡,一個畫面、物件出現三次以上必然有其意義,更何況還用數個特寫鏡頭。儘管《華燈初上》熱潮已過,但對蘇慶儀這個角色我有不盡的惋惜和憐憫;她聰明絕頂、氣質典雅,對好友看似真情真意,最後卻宛如蛇蠍般布局陷害,絕對不單純只是別人口中的瘋子、心機女那般簡單。透過她的愛書《心》,更能探究她潛藏的愛憎和不安。
再次拾起夏目漱石的《心》,是為了蘇慶儀。一部小說、電影裡,一個畫面、物件出現三次以上必然有其意義,更何況還用數個特寫鏡頭。儘管《華燈初上》熱潮已過,但對蘇慶儀這個角色我有不盡的惋惜和憐憫;她聰明絕頂、氣質典雅,對好友看似真情真意,最後卻宛如蛇蠍般布局陷害,絕對不單純只是別人口中的瘋子、心機女那般簡單。透過她的愛書《心》,更能探究她潛藏的愛憎和不安。
IT607,我在回台的班機上讀完金英夏《黑色花》。
《黑色花》做為一本歷史小說,涉及政治、種族、人權、革命、自我認同等多樣嚴肅元素,讀來卻不呆板僵硬(雖前五分之一確實有大量描寫歷史事件,此舉不得不為之),亦不濫情、不刻意彰顯人性光輝,反倒不卑不亢,冷冽描寫亂世裡人性的流轉。
作為一個靈異、奇幻小說的作者、愛好者,自然不會錯過當紅暢銷靈異小說《影踏亭怪談》,特別是出版文案打著「大島清昭繼京極夏彥、三津田信三後,日本恐怖小說再現新星!」,然而我還是要說,雖《影踏亭怪談》布局精彩,善於營造恐怖氛圍,驚悚場景構思不俗,但大島清昭與京極夏彥、三津田信三並列過於沉重,推理完整性火侯不及川瀨七緒。
不考慮通貨膨脹下,《阿凡達》目前位列全球票房收入最高電影,即便十三年後看來仍是特效電影中的極致,前作如此成功,《阿凡達2水之道》(Avatar: The Way of Water)自然得承受許多壓力,慶幸《阿凡達2水之道》自12月14首映後,全球首周末票房開出5.25億美元紅盤,台灣一上映立即飆出3600萬票房,爛番茄更拿下 83%、IMDb 8.3 分高分,然而因不脫爽片架構,自是有褒有貶,不過瑕不掩瑜,精進的3D技術、瑰麗海洋景致,且較前作《阿凡達》有更多的情感鋪陳,架構更為龐大。片長3小時10分鐘,貼心提醒別喝咖啡、茶類,畫面唯美,外傳成本高達四億,分秒百萬在燒,所以中間可是無「尿」點。
阿凡達2:水之道(Avatar: The Way of Water)預告片
一聲聲老師,代表的是對學者的景仰尊重,對學術知識的追求,可早在《去你的博士學位:文憑掰掰,我要重新拿回人生主導權》之前,就久聞崇高的學府裡充斥威權教育與奴役制。該是訓練批判性思考和養成獨力思辨能力的高等學府,服從反而變成求學的根本,霸凌研究生、勞役時有所聞,多數研究生因文憑在他人手上,淪為魚肉,敢怒不敢言,隱忍陪笑居多。柯曦答《去你的博士學位》可貴之處在於以自身經歷,十四年青春年華(四年碩士、十年博士),與指導教授「女王」的愛恨情仇,揭示象牙塔內部分不良教授的弊病和高等教育體系的陋習,並透過書寫修復創傷,重獲接住自己的力量。
昨晚睡不到四小時,因為凌晨看了《咒》後,就彷彿遭受詛咒,閉上眼紅色的咒語符號揮之不去,不斷響起「火佛修一心薩嘸哞」和詭異的手勢。
我不敢說《咒》是全臺灣最恐怖的電影,但成功是無疑的,《咒》創下 1.7 億臺幣的超高票房, Netflix 電影全球榜單的第九名(首部擠進此榜的臺灣電影)。坦白說,很少有臺灣恐怖電影會真讓我覺得害怕,不是我膽大,其實我膽子很小,看恐怖片很容易有聯想,疑神疑鬼,只是過往的臺灣恐怖片驚悚度,確實差日本、泰國、越南一截。
衝著網路佳評和蟬連Netflix24天熱門電影排行榜冠軍的戰果,我看了《孟買女帝》。這部感動許多人的紅燈區勵志片,甚至有人為其抄錄名言,我卻看得空虛又莫名。《孟買女帝》美則美矣,可惜邏輯詭異讓人出戲,劇情翻轉無力太刻意。
我並不是說一個好的劇本、故事需要完全合乎常理,有些故事正因跳脫常理才好看,但最起碼要說服觀眾,避免出現太多「瑪麗蘇」情節,就算是爽片,也要夠引人入戲,而非諸多詭異劇情看得一頭霧水。
村上春樹曾說:「如果一輩子只能選一本最愛的小說,那無庸置疑的就是《大亨小傳》。」
趁著雨夜,又重溫《大亨小傳The Great Gatsby》,那是我很喜歡的小說之一,連電影都反覆觀看三次。每次讀完《大亨小傳》,都會有深深的惆悵和惋惜。
有朋友問我奧斯卡呼巴掌事件的看法,坦白說不了解前因後果,單純依「家人是不可侵犯」為依據,判斷暴力回擊是否正當有欠周詳;因為我們都不是當事人,不懂家人的疾病被公然取笑的感受,還有他保護家人的強烈慾望。但不代表我贊成宣揚暴力,報復的爽片看得很暢快,報復的慾望令人熱血沸騰,但報復後真能弭平心中的憤怒和委屈嗎?
艾莉絲孟若(Alice Ann Munro)是2013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,也是李維菁、伊格言最喜愛的小說家之一,因善寫短篇著稱,故又有加拿大的契柯夫之稱。孟若作品多以女性視角出發,《妳以為妳是誰?》(Who Do You Think You Are?)也不例外,同時也可視為由短篇集結而成的長篇小說,每篇主角都是同一個人。
《妳以為妳是誰?》由十篇的短篇小說組成,描寫女主玫瑰的成長經歷,從少女時代到結婚、育兒、離婚,涵蓋女性在母女、愛情、婚姻、育兒、情慾中的角色轉換,因為真實、細膩入微而動人。如果你喜歡商業小說中天崩地裂的翻轉情節,那艾莉絲孟若可能就不適合你,孟若的作品多以一種淡然的筆觸去描繪日常裡的人生百態,我們都在兩難與不得已中抉擇,一步步成就自我。
這幾天瘋狂追完Netflix熱門影集《創造安娜》(Inventing Anna),說真的沒甚麼出人意表的詐騙,就是一個很會使用外表、談吐、又敢吹噓的人罷了,而比起騙術,我更好奇裡面的友誼。《創造安娜》描述一個俄裔德籍的假名媛應用時尚品味、人性行騙上流社會,劇中雖有虛構、誇大成份,然現實中安娜、瑞秋、薇薇安記者、奈芙確有其人,而安娜確實也誆騙35000美元私人飛機旅程,在名下毫無資產下成功向銀行貸款鉅額,直至馬穆尼亞酒店(La Mamounia Hotel)旅遊無法支付旅費,刷爆閨蜜瑞秋威廉斯(Rachel Williams)的信用卡後才被揭發。
坦白說我不喜歡這本書,與作品好壞、作者無關,而是整本《大裂》充斥著一種冷暴力的氛圍,很刺人。《大裂》收錄胡遷2012至2016創作的十五篇中短小說。如他所言,寫的是城市、毀滅和末世感,關注個體對存在失望。關於那種人浮於世、諸事皆虛妄、與社會的格格不入感早在不同電影、小說中揭示,然而胡遷《大裂》彷彿是下了一記猛藥,以更濃艷、爆裂的淡漠和孤寂,反映社會虛假與無意義周而復始的愚行,似以冷暴力回應這虛妄世界。
卡謬的《異鄉人》主角為求自保意外殺人,在象徵法治、公平的偵查庭裡,卻沒人在乎真相,所以人僅糾結主角在母親喪禮沒有哭,便冠以無情、冷漠標籤,原本起因於正當防衛的案件,世人卻視為兇殘殺人案,以荒謬情節呈現格格不入也是一種罪。而《大裂》不同,別說社會價值觀詭異,連裡頭主人翁反應都淡漠得可懼,進一步引發叩問:人何以活得如此?
若你對閻連科的印象還停留在《她們》,以清冽的筆調書寫家族四代女性散文集,那《風雅頌》則會令你大開眼界,觸及敏感政治話題,邊讀邊不禁發笑問道:大膽閻連科,你怎麼還活在這世上?
善寫大陸後社會荒謬乖誕現象的作家不少,知名如莫言、余華(第七夜、活著)、格非等,下筆極盡諷刺之能力,但閻連科《風雅頌》可真是老虎嘴上拔毛;皇都就是北京,清燕大學不就是北京大學,一切都這麼的昭然若揭,毫無隱喻猜測境地,更將大教授、小至鄉村村民的醜態描繪淋漓盡致,朝讀書人偽善的面孔吐上幾口痰沫,然而比起辛辣言詞,荒謬劇情,我更好奇,大作家、大學者閻連科你究竟看到了什麼?
村上春樹的第九篇長篇小説《人造衛星情人》,知名度不僅不若《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》《挪威的森林》《舞舞舞》《國境之南太陽之西》,更確切的說,負評還不少,多數反應看不懂、莫名其妙等,但不是村上迷的我,卻在《人造衛星情人》找到比《聽風的歌》《國境之南太陽之西》更能觸動人的情感,姑且稱之為深深的孤寂無力感吧。
其實《人造衛星情人》依舊採用村上慣用的「意識流」寫法,流徜於書頁各個篇幅,唯劇情推移更加超現實。有人將《人造衛星情人》視為村上春樹第一本長篇愛情推理小說,我不以為然,因為《人造衛星情人》沒有謎底,亦無線索,難以推理小書視之;再加上村上風格虛幻,筆觸輕盈,在《人造衛星情人》更出現諸多超現實片段:人在某些時刻會一分為二,遊蕩在另外一個平行時空,如此超自然和莫名的前因後果,若堅持以邏輯審視《人造衛星情人》細節,反而會一頭霧水。
作為懸疑小說,《陌生的房客》開頭並不吸引我,反觀之有些俗濫,但讀至三分之一處劇情開始翻轉時,人物的心理轉變描繪細緻,令人沉迷,我幾乎是熬夜讀完。如此常見的故事起手式能吸引我,還有另外一個主因,作者以三條主線鋪陳:莉比尋求親生父母、露西急切地返回英國、還有一九八O年代切爾西大宅的亨利,雖三種視角,不同敘述腔調,但思緒分明,絲毫不顯紊亂。
會說開頭俗濫,是因為大家都應該在恐怖電影、小說聽過類似的故事:養女莉比在滿二十五歲之後收到信託基金通知,原生父母遺留了一座位於英國切爾西,能俯瞰泰晤士河的豪宅,然富裕的家庭出生的孩子,又怎會淪落在外呢?隨著莉比一步步推敲,抽絲剝繭,重新檢視二十五年前的邪教集體自殺案件,竟發現莉比是唯一的倖存者。流落在異鄉的單親媽媽露西有兩個孩子,收到提醒「寶寶滿二十五歲」,她不惜一切回到英國。